中工网讯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第三届“工匠大会”上海分论坛上了解到,上海市总工会联合市经信委,正式发布《关于深入实施“劳模工匠助企行”的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
2023年7月起,全总在沪苏浙闽粤开展“劳模工匠助企行”试点行动。两年来,上海市总工会通过组团队、搭平台、建机制,组织开展助企行。在多方协同下,共组织劳模工匠7131人次,帮助企业解决问题6699个,助力147522人次职工提升技能。未来三年,本市各级工会将对标全总要求,紧扣企业需求,持续壮大市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伍,“1+16+X”团队架构进一步扩容。每年组织1000人次以上劳模工匠,为1000家以上企业提供服务,帮助解决逾1000个技术难题,助力万名以上一线职工提升技能水平。
《方案》提出,“劳模工匠助企行”服务内容聚焦三大方面精准服务企业。一是开展技术服务,组织劳模工匠深入园区、企业,通过现场指导、技术辅导、技能培训等方式,帮助职工提升技能水平,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问题。二是助力技术攻关,组织劳模工匠通过短期合作、联合攻关等方式,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,提升创新能力。三是助力管理提升,劳模工匠助企时要积极分享企业管理、生产管理、班组管理的经验做法。
在实施措施上,形成“部门联动、活动联通、服务联盟、人才联育、平台联网”五方面举措,具体如下:
——强化部门联动。将“劳模工匠助企行”纳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议题、工会服务职工实事项目、“一起益企”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清单及重点企业“服务包”举措,形成“资源共享、工作共推、活动共办”机制支撑。
——推动活动联通。市、区两级工会定期开行“助企行园区直通车”,组织劳模工匠、服务专员、融资顾问等进园区、进商圈、进楼宇,提供一站式服务,并通过搭建对接平台,引导劳模工匠与企业签订长期协议,推动“临时助企”升级为“长期惠企”。
——扩充服务联盟。围绕本市对口支援、合作交流及乡村振兴需求,组建技术小分队开展组团服务;鼓励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企业组建助企行联盟,集智攻关,满足企业跨界创新需求。
——深化人才联育。将“助企行”与工匠学院、职工学堂建设相结合,聘请劳模工匠担任兼职教师,参与专业课程开发与培训;对接上海职业技能提升行动、老字号传承等重点工作,充分发挥劳模工匠“传帮带”作用。
——加强平台联网。完善拓展上海“劳模工匠助企行”线上平台功能,联动全国总工会“职工之家”App、市中小企业服务云、市经信委和各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等数字化载体,打造一体化数智服务阵地。
(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)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