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京津冀水务协同专题工作组联席会议在京召开。记者从本次联席会议上获悉,京津冀三地水务部门正推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、推进跨界河道协同治理、强化上下游联动与联合调度、强化流域水资源协同保护。三地协同治水有了新进展、新成果。
永定河。视觉中国供图
加快构建京津冀一体化水网体系
本次会议上,北京市水务局、天津市水务局、河北省水利厅三地水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参与,重点就永定河官厅山峡洪水控制工程与张坊水库建设的立项、“北三县”供水工程建设的推进、永定河生态补水长效机制的推进、大运河补水与通航保障工作的统筹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讨论。记者在讨论中了解到,涉及京津冀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永定河水库、张坊水库等控制性工程,正在积极推进立项。
会议审议通过了《京津冀协同治水共同推进合作事项》,共同谋划了京津冀区域水网体系规划建设等内容。记者获悉,三地将加快构建京津冀一体化水网体系,推进落实京津冀区域水网建设规划,打通骨干水源通道与各河道的卡口堵点,持续推进大运河、永定河、潮白河水流贯通、地下水保护与修复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治理,深入整治边界河湖生态空间。
96个全面提升项目计划明年完工
京津冀三地水务部门正推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。当前,北京已统筹推进157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调度建设,永定河卢三段堤防加固等96个“三年全面提升”项目计划在2026年全部完工。另外,钻子岭水库和黄土岗蓄滞洪区现已开工。
京津冀三地强化跨界河道协同治理,河湖生态复苏取得显著成效。三地多次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议,建立河湖长制联合巡查、信息共享等机制,清理整治非法采砂、水质污染等河湖问题;持续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,加快建设永定河山峡段、卢三段、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、大兴国际机场蓄滞洪区二期等重点工程。
京津冀三地持续开展永定河、潮白河等跨界河流生态补水,北京市五大河流连续5年全线贯通入海,全市有水河长达2854公里,比2014年增加502公里。永定河有望连续3年全年全线有水,北京段干流健康水体比例达到100%,成为京津冀重要的绿色生态河流廊道。
强化水资源保障和流域洪水防御联合调度
京津冀三地强化流域水资源协同保护,水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。京冀携手开展全流域水源保护工作,推进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,落实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水源保护补偿协议,累计拨付补偿资金19.89亿元。密云水库蓄水创36.29亿立方米历史最高纪录,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Ⅱ类标准。
京津冀三地水务部门强化上下游联动、洪水防御联合调度。今年汛期发生的海河“25·7”区域性大洪水呈现出洪水峰高、量大、速度快的特点。在水利部和海委指导下,京津冀三省市会商联动,协同实施永定河、潮白河、北运河、蓟运河四个流域防洪调度。
在三地的共同努力下,密云水库延后洪峰39小时,阻止了洪水对水库下游北京、天津和河北区域的冲击;北运河流域尹各庄拦河闸和北关拦河闸适时蓄泄洪水,削减向潮白河分洪流量260立方米每秒;蓟运河流域统筹协调压减海子水库、黄松峪水库出库流量,成功避免下游天津市黄庄洼蓄滞洪区启用。
下一步,三地水务部门将继续按照京津冀防汛抗洪“一盘棋”思想,按照“上蓄、中疏、下排、有效治洪”原则,统筹推进流域防洪工程规划建设;协商推动南水北调中线扩能后续工程建设,进一步推动区域水资源联调联保,持续加强密云、官厅水库水源保护,完善京冀联防联控机制;谋划新一轮潮白河、永定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。
(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